• 华都网—记录中国,传播世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时间:2024-06-18 11:16来源:未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提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从赓续中华文明的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角度作出的庄严宣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就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此,记者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01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有何深意?
     王伟光: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调“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实地考察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作出的“七个着力”实践要求。这也标志着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应运而生。
图片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沉稳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和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时代实践中提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什么别的社会文明,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与物质形态的文明即物质文明,与观念形态的文明即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社会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文明,是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文明,是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相连接的新型社会文明形态。
     李国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务,标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的伟大事业。任何伟大事业都需要伟大理论的指引,都必须有伟大的文明形态与之相匹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号令。这一号令归结千古、指引未来,表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之后,又致力于开创新的历史奇迹,即文明繁荣昌盛的奇迹。它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无限珍惜、对中华文化的礼敬传承、对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的使命担当。
图片
     王学斌:党中央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高度重视,是经过慎重考量与深入研究才提出的,为立足新的历史起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即第二个一百年而提出的命题。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至少要从三个层次来着眼。首先,这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部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建设真正高度发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够为伟大复兴固本铸魂。其次,这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文明底蕴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没有增强文化自信,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只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彼此在同一历史创造中方可相互成就,臻于完善。再次,这是继文化强国建设如期完成后的更高目标。2035年文化强国基本完成之后,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更高目标,势必要在文化层面预先设置更为高远的战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命题,可谓立足长远,谋划深邃。
 
 
 
 

02

 
 
 
 
 
 
 

记者: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
     李国强: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只有精神上独立自主,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民族就有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

图片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本上是通过“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建立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铸就思想辉煌的历史。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重大的理论价值,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推动中华文化实现新的伟大飞跃。

 王学斌:任何文化要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变迁中立得住、行得远,必须要具备稳固而强大的文化主体性,环顾古今中西概莫能外。须知,主体性是某个主体相对于客体才会内生的一种意识。文化的主体是人,中华民族自然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是中华文化在同外来文化交往交流中得以界定自身、规定对话路径的文化立场与态度。
     经过百余年的探索与积累,中国共产党提炼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诸多至关重要的原创性理论,且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文化实践中趋于深化与成熟。比如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具有无比的厚度;以中国悠久漫长的历史为轴线,具有空前的广度;以五千多年不曾断裂的文明为载体,具有独特的高度;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持续理论创新为灵魂,具有可贵的深度;以无数中国人民的现实生产生活为依托,具有真实的温度。所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03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才能赓续中华文脉?
王学斌:何谓文脉?广义来讲,是指一种文明在特定空间与一定时间中孕育而生、绵延不绝的历史与文化范畴。中华文脉,简言之即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演进的脉络,丰富多样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脉的载体,涵括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传承在无数工匠大师身上的技艺等。诸多遗产保留着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文脉如此关键,当如何赓续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答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就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之后,在多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考察中、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着重强调要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图片
     王伟光:中华文脉肇始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传承的全部文化的总称,是一个中性的集合概念。这其中既有优秀、精华的部分,也有落后、糟粕、腐朽的部分。我们所说的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要求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鉴别”是“扬弃”的前提。只有鉴别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才能明确“扬”与“弃”的具体内容,继承“扬”的内容,批判“弃”的要素,从“精华”和“先进”之中汲取有益的养分。鉴别的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鉴别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鉴别”中华传统文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的前提,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标志。
 
 
 
 

04

 
 
 
 
 
 
 

     记者: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两个结合”有何内在关系?“第二个结合”有何特定内涵,又何以可能?
     王学斌:“第一个结合”包含着向“第二个结合”发展的逻辑前提,从“第一个结合”进展到“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不断结合的必然结果。可以说,“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前提和实践基础。“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历史延伸和文明拓展。“两个结合”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图片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与任务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要求进一步与文明或文化更深入地结合。与之相应,与文化或文明相结合,也必然意味着与文化或文明的表现和结果相结合。换言之,在“第二个结合”中必然包含着对“第一个结合”的要求。即意味着“第一个结合”中的实际是“自在”的实际,那么“第二个结合”里的文化或文明则是对实际的“自觉”。故而“第二个结合”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为“第一个结合”延伸了历史的规模,拓展了文明的纵深。
李国强:“两个结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百余年的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特别是把蕴含于“第一个结合”中的中国历史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出来、彰显出来,形成“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历史逻辑和文化根源;进一步深刻揭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样是我们党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最宝贵经验、最根本原因,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图片

     正是因为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出的最清晰、最响亮的时代强音。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